摘要:抖音自然流量推送時間多久?抖音自然流量推送規則是什麽? ...

實施新型工業化,是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新征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實現新型工業化是關鍵任務。推進新型工業化,對於近代工業發源地、現代產業集聚地、先進製造業新高地上海而言,無疑有著非凡意義。新型工業化,是上海加快建設“五個中心”的關鍵支撐,是打造新質生產力、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是構築未來發展戰略優勢的必然選擇,更是有效應對外部環境嚴峻複雜變化的迫切需要。
上海順應新型工業化新機遇,加快推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已初步構建起“(2+2)+(3+6)+(4+5)”現代化產業體係,為在新征程上推動上海現代化建設增添強大底氣。上海市經信係統胸懷“國之大者”,錨定建設製造強國目標,聚力推動上海產業信息化高質量發展,以穩中求進向新攀高、幹字當頭奮力一跳的姿態,努力走在全國新型工業化的前列。
奮力一跳 跳出速度與協同
回首2024年,上海產業經濟和信息化工作交出的成績單,足以提振奮進信心——
產業增長奮力一跳。2024年,上海在穩住工業大盤中堅定轉型升級,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2%,增速顯著高於往年,且戰新製造業占規上工業比重達43.6%,產業基本盤愈發堅實;信息傳輸及軟信業增加值增長12.9%;工業投資兩位數增長,達11.1%,創四年來新高。另外,為推動企業輕裝上陣,上海拿出十分誠意,圍繞用房、用地、用工、用能、物流等方麵,落實降本增效方案,全年為工業企業降低綜合成本超過500億元。
協力共進奮力一跳。上海重點產業協同聯動機製正加速推進,已發布首批11個區級千億產業集群,包括浦東、閔行、寶山、嘉定、金山、徐匯、楊浦7個區。上海招商引資和企業服務一體化推進機製初步建成,重大項目協調推進機製日臻健全,市領導每月召開招商服務工作調度會,統籌市、區部門第一時間解決高能級企業問題訴求。青浦華為研發中心去年10月正式啟用,背後是市區孜孜推進、奮力捍衛節點的200餘場協調會。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從開工到竣工,僅耗時7個月,刷新“上海速度”。
市經信係統堅持兩手抓,一手抓“兩業融合”,一手抓“兩個轉型”。
兩業融合融出實效。兩業融合指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具體落腳點為“工業服務業”。去年,《上海市工業服務業賦能產業升級行動方案》發布,聚焦服務型製造、工業智聯、工業供應鏈、工業物流等八大領域,加快培育一批鏈式化的高能級平台和獨角獸企業。上海的核電專業運維、風電遠程運維等細分領域加快發力,在噸位、身位上領跑全國。上汽安吉物流擁有中國最大的汽車企業自營滾裝遠洋船隊,公、鐵、水總體年運輸能力高達1000萬台。2024年,上海以工業服務業為主體的生產性服務業重點領域營收增長7.7%。
兩個轉型轉出優態。兩個轉型指產業數智化轉型和綠色低碳轉型。產業數智化轉型方麵,上海全球“燈塔工廠”數量攀登至5家,新增國家卓越級智能工廠12家,蟬聯國家級智能工廠新增數和累計數冠軍城市,市級智能工廠數量累計達254家,累計培育工賦鏈主企業45家,全市5G基站密度、千兆光網建設等指標居全國第一。產業綠色低碳轉型方麵,上海深入推進綠色製造體係建設,累計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199家,零碳工廠28家,綠色供應鏈17家,綠色園區8家。去年對1200家重點用能單位開展能源審計和節能診斷,新增綠色低碳服務機構48家,推進節能降碳改造1300項,節能49.7萬噸標準煤。上海啟動了10萬噸級綠色甲醇項目,還上線運營了全國首個工業碳管理公共服務平台,提供碳核算、碳認證等綠色低碳服務。
動能轉換 換來新質和未來
以新型工業化為引領,上海正在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係新征程上全力奔跑,傳統產業加速蝶變,新興產業強勢崛起,未來產業“小荷露尖”。
更關鍵在於,這一浩蕩浪潮中,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正深度耦合,為新質生產力代言的前沿科技,正真切而精準地落於、嵌入具體的產業和產業鏈。
如不久前,上海重磅發布人工智能“模塑申城”實施方案,聚焦“5+6”重點領域和行業,大力推進大模型垂類應用。其中,醫療、製造兩個重點行業已率先構建起助推垂類應用的“中試訓練場”,旨在大幅降低大模型使用門檻。還有今年1月,在張江模力社區,全國首個異構人形機器人訓練場啟用,首期已部署超百台異構機器人。這些領先於全國的上海範式,都是為科技與產業創新間搭建“鵲橋”。上海正織就製造業中試平台、未來產業試驗場、企業技術中心三級網絡,不懈催化人工智能、尖端材料、數字技術等創新技術向產業化奔赴——在臨港的托卡馬克裝置“洪荒70”已實現等離子體放電,意味著2035年中國或迎核聚變第一度電;上海獨創的新材料智能引擎,正推動大模型在新材料領域的深度應用;還有十年磨一劍的大絲束碳纖維技術,現已走出企業技術中心,應用於全球最長陸上風電葉片。
經濟動能加速轉換中,新動能迸發而出。集成電路縱深推進,製造業規模增速達20.8%。人工智能亦厚積薄發,智能算力集群、語料供給體係、虛實融合訓練場、行業基模“四位一體”,產業規模突破4500億元,增長7.8%,浦東模力社區、徐匯模速空間形成東西呼應。一批“大國重器”硬核亮相,300兆瓦級F級重型燃氣輪機首台樣機點火成功,C919已累計交付16架,“千帆星座”72顆衛星發射組網,還有大型LNG運輸船全年交付10艘,創造中國新紀錄。圍繞未來通信、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製造也正加速布局。
矩陣服務 孵出搬不走生態
一流的產業生態和服務矩陣,才是真正令投資者口口相傳、近悅遠來、深耕不走的理由,才是上海搬不走的競爭優勢。
重點企業“服務包”,讓企業真實有感。2023年,上海建立了重點企業“服務包”製度,強化政策集成發布、精準推送和服務便利獲取。2024年,該製度升級至2.0版,形成首批200家市級高能級企業清單,並選優配強服務專員,解決企業訴求1.5萬件。高能級企業有貼心服務,高成長企業同樣有獲得感。據悉,上海累計培育市級專精特新企業12202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達857家,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14個,上海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已連續2年排名全國第一。
招商服務“一體化”,促重點項目快出成效。依托“1+6+20+X”招商服務體係,上海製定招商和服務一體化推進實施方案和若幹措施,設立招商服務協同辦公中心,建立集中辦公和重大項目協調推進機製,在招商服務的係統性、主動性、專業性上狠下功夫。去年,上海市落地億元以上重點產業項目1295個,總投資額1.1萬億元。
園區布局持續優化,釋放產業空間潛力。上海已累計創建53家市級特色產業園區,涵蓋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先進材料、電子信息、汽車、高端裝備、在線新經濟、時尚消費品、新興領域10個產業類型。自2023年起全力以赴推進工業上樓、打造“智造空間”,力爭三年推出智造空間3000萬平方米。去年新增工業上樓項目151個,建築麵積1000平方米。
高端人才加快集聚,支撐產業持續發展。在低空經濟領域,上海集聚全國70%的民用航空人才。上海的集成電路產業規模、人才數量,分別占全國的25%和40%。蹄疾步穩跑在新型工業化大道上,上海從未忽視人才隊伍的巨大支撐作用。去年,市經信兩委對一些處室做了優化調整,其中市經信工作黨委新設人才工作處,擬訂經濟和信息化領域人才發展規劃,為更好適應新型工業化和新質生產力發展需求統籌推進經濟和信息化領域人才隊伍建設。
黨建引領同向發力,為產業添“紅色引擎”。在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的關鍵階段,上海始終堅定不移將黨的領導貫穿改革全過程,始終致力於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勝勢。為此,上海市經信工作黨委發揮“統”和“聯”的優勢,匯聚黨政企社力量,協同推進新型工業化,重點抓好“六個力”,即黨的政治引領力、技術創新策源力、尖端產業競爭力、鏈主企業帶動力、產業統戰力、人才驅動力,積極探索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產業黨建新模式。據介紹,上海以係統黨建為引領,構建新型工業化發展“動力核”;以集群黨建為紐帶,構建新型工業化發展“引力場”;以區域黨建為橋梁,構建新型工業化發展“協作網”;以園區黨建為鏈接,構建新型工業化發展“生態圈”。由此,“新質黨建”新品牌在上海工業發展新篇章中熠熠生輝。
2025年,開局即衝刺。上海市經信係統正聚焦主導產業細分賽道,加強掛圖作戰、看板管理;聚焦重點機製重大平台,加強統籌協同、上下聯動;聚焦裉節攻堅氛圍營造,加強定期會商、宣傳引導,堅持幹字當頭、奮力一跳,以幹在實處的實績表,交出走在前列的成績單,奮力開創上海產業經濟和信息化工作的新局麵,助力上海高質量發展邁上新台階。